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美术与设计学院特邀同济大学张黎教授到院交流
文:刘瀛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责编

为深化设计学科建设,探索数智时代设计教育发展新路径,美术与设计学院4月25日特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黎教授到校,围绕艺术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交流。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邱果、各部门负责人及专业骨干教师参与本次会议。

立足全球前沿,解码同济设计学科发展经验

张黎教授以“世界的同济设计、同济的设计世界、同济设计的世界”为脉络,系统梳理了同济大学设计学学科建设历程与核心培育理念析出。她介绍,同济设计始终以设计作为原驱动力,衔接技术、社会、商业三大领域,通过国际化师资团队建设、跨学科研究平台搭建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教育体系。其中,“世界的同济设计”强调学科对国际设计趋势的敏锐洞察与融合创新;“同济的设计世界”则聚焦学科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实践成果;而“同济设计的世界”则彰显了学科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形成的独特生态与全球辐射力。

智能可持续设计:引领未来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图景

在分享中,张黎教授重点阐述了同济大学设计学科近十年来“人工智能转向”历程规划,根据“太极双鱼图”模型生动阐释了学科发展与社会业态的动态平衡理念:指出同济大学“智能技术”与“人文驱动”为双核推动设计学科向“引领未来产业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方向迈进的总体思路。她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革新,更需与可持续价值观深度融合,培养能够驾驭复杂系统、兼具技术敏感与人文关怀的“智能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此外,张黎教授还分享了同济大学在设计教育中融入AI技术、社会创新实验室建设以及跨学科项目的具体案例,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赋能学科建设,共绘发展蓝图

最后张黎教授与我院教师围绕学科特色凝练、课程体系优化、科研平台搭建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邱果书记表示,张教授的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为学院在新一轮学科布局中锚定方向、突破瓶颈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学院将积极借鉴同济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深化探索“人工智能+设计”的特色发展路径,为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培育更多创新型设计人才。


上一篇:学院团队担纲设计成都民盟标识及80周年庆祝徽章

下一篇:学院学子摘得“青治金鱼”社区规划设计节桂冠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