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恰似普洛克路斯忒斯床,把我们每个人折磨;念书还是工作的选择仿佛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我们每个人头顶。”——(法)蒂菲娜·里维埃尔《念书,还是工作》
升博成功,意外且惊喜。犹记得拟录取名单公示后的下午,看到自己名字(赵梦妍)悄然列于其中,心中欢喜不已,但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对博士身份的敬畏、一种对即将走上学术研究之漫漫长路的敬畏。经过从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三年硕士阶段的学习,我终究给自己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又意味着新的起点,作为跨专业申请报考的学生,我考上了新疆大学文艺学专业的博士。
个人正确择校与扎实推进
研一入校,我就抱定读博的信念,但困难重重、选择种种,终是难下决心。到研二,导师侯李游美教授已给予我莫大支持,从开始的迷茫,到中途强烈的自我怀疑,不断鼓励我向前,遇到不解困惑时一一指点,筛选课题、学习技术、阅读文献,从一个科研新人开始慢慢“上路”。我也在和导师不断进行交流,几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实际情况,把国内所有能考博的院校“搜尽奇峰打草稿”后,终于确定了考博目标院校的区域——考回老家新疆,导师为我牵线搭桥。但从申请到备考阶段,遇到了一波三折的外部变化,我最终选择了新疆师范大学,因为我以做高校老师为职业目标,且文艺学是我导师的博士专业,经过侯老师手把手指导,我逐渐养成了学术思维,掌握了做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人文社科类的学术研究,常常会陷入“挤牙膏”的状态。如何文思如泉涌,流畅又深具逻辑地表达,而同时又能够“带着理论与格式的镣铐跳舞”,这既是困惑也是挑战。在此过程中,我高效完成硕士阶段所有课程的学习且获得高分,提前完成自己的论文开题、提纲撰写及初稿。考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复习期间,我不断跳出舒适区,向更深处漫溯。阅读大量文献,不断思考,用不到三个月时间,读完侯老师“丢”给我她当年文艺学专业考博时最重要的六本厚部头书。
导师沿路引导与科研扶助
硕士阶段,我习得了跨学科思维与研究方法,避免了让自己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专业主义的陷阱。资讯发达、媒介更新,各类新型文化体验与消费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传统知识基础不可或缺甚至更要加强。同时,学术研究还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同时介入现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自己的变化跟导师沿路的引导与扶助分不开。侯老师身上所具有的一切品质,都是我想要努力成为的样子。她骨子里的自律和知性,特别是其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甚至“会在凌晨两点给学生改论文”的坊间传说,让我对未来所从事的高校教师这份职业满怀敬畏。在此期间,跟着侯老师参与了她的教育部课题、国家社会基金课题,及厅级课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论坛,我把研究视野放在了老年美育及博物馆美育普及方面,做了大量调研,结合身体美学的前沿理论,在国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同时参加全国大学生影评,获研究生组入围。硕士期间一步一步的走好每个脚印,做好准备。另外,第二导师陈沫吾老师,还有蓝庆伟老师、杨冬老师、郭萍老师及硕士阶段的任课老师们,从他们身上真正地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乐趣和热诚,给予我无穷执着的信念。
学院学校给予助力与平台
能够跨专业考上博士,除了自己的努力,其实还和学校与学院的着力培养分不开。近几年,艺术成为学校的“学科特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既是学校内涵建设提质的成果,也是学校迈入发展新阶段的见证者。同时,学院和学校社科处联动,举办了“中国成都传统工艺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研究学术峰会”“中国动画学年会”等多个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研讨会;我们有幸旁听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一流专家学者办80余场学术盛宴;包括北大艺术学院、清华美院、央美、国美等国内知名艺术院校的学界大咖莅临指导,于我,都是书上的作者在“电梯里遇到”。读博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是一条走向更加完善、健全的自我道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博士申请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前期成果梳理及输出的过程,其申请过程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科研成果与积累是否丰硕,而这些学院学校的层面都不断给予我们助力和平台。
时至今日,叩响了“学术”这扇大门。感谢侯李游美老师,感谢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所有老师,感谢成都大学,给我一盏盏灯笼探寻林中路,穿越荆棘之海。时光没有辜负每一份努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因为我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